《三国志14》中有夏侯渊这一武将,其在历史上也有着描述,在演义中的故事就更加的丰富了。三国志14的官方放出了该职业的背景介绍,对夏侯渊背景感兴趣的小伙伴就来看看吧。 《三国志14》夏侯渊背景介绍: 夏侯渊[妙才] 曹操的重臣。夏侯惇的堂弟。夏侯霸、威、惠、和之父。演义: 连同夏侯惇在曹操举兵时从军。铜雀台落成时展现曹操军第一弓术,在渭水一战中射杀成宜。在击退马超后,毛遂自荐同张既共守长安,并平定凉州。张鲁讨伐战中同张郃担任先锋,在压制汉中后守卫定军山。汉中受到刘备攻打时,虽收到曹操「对妙才(夏侯渊的字)有所期待」警惕切莫过于急躁所写的一封信,却还是因对山被刘备军夺走而焦躁,在急着出征后被黄忠所杀。历史: 官渡之战时负责确保兵粮。善于奇袭。相关攻略:夏侯惇背景介绍
看过三国的小伙伴对于夏侯惇肯定是相当熟悉的,在这次的《三国志14》中自然也有着该武将的登场。三国志14带来了演义以及历史中对于该武将的描述,想了解该武将背景的小伙伴就来看看吧。《三国志14》夏侯惇背景介绍:夏侯惇[元譲]曹操的重臣。西汉夏侯婴的后裔。演义:曹操举兵以来,经常随军出战。在董卓追击战时,救出了败给徐荣的曹操,并刺杀了徐荣。和吕布交战时,左眼中了曹性一箭,但依旧奋勇斩杀曹性。在刘备登庸诸葛亮时,前去侵攻新野,但中了诸葛亮的火攻而大败。当耿纪和韦晃在许都对曹操发动叛变时前往镇压。与刘备军进行汉中攻防战时,询问杨修曹操随口说出的「鸡肋」一词为何意,并进行撤退的指挥。曹操死后没多久,也跟着病死。历史:失去左眼又被称为盲夏侯。在曹丕时代被封为大将军。相关攻略:曹操背景介绍
曹操是在三国演义中有着浓墨重彩描述的角色,在《三国志14》中也有该角色出现,并且官方还给出了曹操在演义以及历史上的描述,对曹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这篇《三国志14》曹操背景介绍。《三国志14》曹操背景介绍:曹操[孟德]宦官曹腾之孙,曹嵩之子。魏武帝。幼名为阿瞒。演义:被许劭评为「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」。在讨伐黄巾党时十分活跃,当董卓掌握实权时,呼吁各地诸侯举兵响应打倒董卓。之后,平定兖州并收编青州兵,将献帝迎至许昌而掌握政权。击败吕布、袁术等人,在官渡之战时击破袁绍并支配河北。接着虽攻下刘琮逼近江东,却在赤壁之战败给了孙权和刘备的联军,失去了统一全土的机会。之后致力于平定关中以西之地。213年为魏公,216年为魏王。历史:政战两方都非常优秀,并且是精通诗歌文学的万能英雄。相关攻略:审配背景介绍
审配是《三国志14》中的武将,其是袁绍手下的幕僚,在历史上也有着描述。有很多小伙伴都很好奇审配的具体背景,那么就来看看三国志14官方分享的审配背景介绍吧。《三国志14》审配背景介绍:审配[正南]袁绍的幕僚。演义:在袁绍决定和曹操开战后,同逢纪出征黎阳。但却如荀彧所评论的「刚愎自用」,和同僚许攸等人对立,并在官渡之战中败北。袁绍死后,同逢纪共迎袁尚为继承人,和袁谭、郭图对立。之后在曹操北上时,同陈琳于邺死守奋战,并将倒戈曹操的辛毗一族杀尽。但因外甥审荣将城门打开而被徐晃所捕,朝向袁尚所在的北方受斩而死。历史:原本虽和逢纪交恶,在和解之后变得很亲近。相关攻略:文丑人物背景介绍
《莎木3》中的花开直销是个买花的店铺,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花开直销的鸟舞小子在什么地方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玩家“speedokmilk”分享的花开直销鸟舞小子位置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,一起来看看吧。 花开直销鸟舞小子位置分享 位置如下图红圈处点击图片即可查看大图 相关攻略:全鸟舞小子位置
文丑是《三国志14》中确认会出场的武将,其在《三国演义》中也有精彩的演出,但是在历史上的描述与演义中有着不同。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三国志官方分享的《三国志14》文丑人物背景介绍。《三国志14》文丑人物背景介绍:文丑与颜良共同被称为袁绍军双壁之猛将。演义:于汜水关之战时因未随军,袁绍苦战于董卓军之华雄时感叹「可惜吾上将颜良、文丑未至」。界桥之战时眼见即将追至公孙瓒,却遭赵云阻止。于官渡之战前哨战时,因同伴颜良为关羽所斩而愤怒,为报仇袭击曹操军。于延津击退张辽、徐晃等人,夺走曹操军之物资,但为关羽所讨。历史:于延津苦陷于曹操、荀攸之作战,阵亡。并无遭关羽斩杀之记述。相关攻略:颜良人物背景介绍
颜良是三国中相当有名的武将,与关公有着很大的关系。在《三国志14》中自然也少不了该角色的出现。三国志14官方分享了该角色的背景介绍,有需要的小伙伴就来看看吧。 《三国志14》颜良人物背景介绍: 颜良 和文丑并称为袁绍军的双璧猛将。演义: 汜水关一战未能随行,和董卓军的华雄苦战的袁绍就感叹「如果有颜良、文丑在就不会输了」。在袁绍和公孙瓒在界桥开战时,以袁绍军的先锋和公孙瓒的刘备军对战。官渡之战的前哨战白马之战时,连讨曹操军的宋宪、魏续,并败退徐晃,让曹操军有所畏惧。可是在面对当时在曹操麾下的关羽时,却被一击而毙。历史: 另一说法是,和关羽对战当时,颜良误以关羽为袁绍阵营的刘备所托,是故未有抵抗而被砍杀。相关攻略:阚泽人物背景介绍
《三国志14》中阚泽是确定会出现的文士,有很多的小伙伴都对该角色的信息相当好奇。目前三国志14的官方放出了在三国演义以及历史上对于该人物的介绍,感兴趣的小伙伴就来看看吧。《三国志14》阚泽人物背景介绍:阚泽[德润]吴国幕僚。演义:孙策死后,被孙权招至其麾下。在赤壁之战时,将黄盖的假投降书送去给曹操,并用其善辩的口才瞒骗了曹操。返回后同甘宁谋骗曹操派来秘密侦查的蔡中和蔡和,使苦肉计成功。在孙权面临刘备的关羽复仇战,苦恼要选择谁当防卫指挥官时,只推举了陆逊一人。历史:孙权即位后,担任尚书、中书令。后为太子太傅,负责教育孙和。着有吴国历法「乾象历注」一书,被虞翻称赞为「现代的董仲舒」。相关攻略:张纮策士背景介绍
张纮是《三国志14》中目前确定出现的人物之一。其在三国演义中与正史上的差别还是相当大的。三国志14官方带来了张纮该角色的背景介绍,感兴趣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了。《三国志14》张纮策士背景介绍:张纮[子纲]吴国幕僚。和张昭一起被称为「二张」的策士。演义:孙策在进军江东之前,于周瑜的推荐之下和张昭一起受到聘用。孙策在制霸江东之后,为了上奏成果给献帝而前往许昌,与曹操见面。回国后推举顾雍,当孙权继承了孙策权力后,便在人材登庸方面辅佐孙权。临终之际,留下了应该要移都秣陵的遗言。孙权也听从其建言,并将秣陵改名成建业。有斥责孙策和孙权因为血气方刚而在前线冲锋的行为,赤壁之战前反对和曹操交战的事绩,是稳健派的代表。历史:献策应该要迁都秣陵,在孙权执行之后就病死了。相关攻略:张昭策士背景介绍
张昭是在《三国志14》中出现的一位文臣,其在历史上的描述与演义中有着区别,在游戏中也是有着另外的编排的。三国志14官方带来了该文士的背景介绍,感兴趣的小伙伴就来看看吧。 《三国志14》张昭策士背景介绍:张昭[子布]吴国幕僚。和张纮一起被称为「二张」的策士。演义:在孙策进军江东前,因为周瑜的推荐而和张纮一起受到聘用。孙策死期将至时,留下要辅佐其后继者孙权内政面的遗言。赤壁之战时,主张要投降曹操。与主张要和孙权同盟并联手对抗曹操的诸葛亮进行了论战,却以失败收场。之后依然以吴的元老身分在辅佐着孙权。历史:虽为徐州的名士,但为了躲避战乱而逃亡至江东。因为其刚直的个性之故,曾拒绝陶谦求仕的邀请而被捕下狱,和孙权吵架而被他放火烧房子过。相关攻略:文鸯武将背景介绍
《三国志14》中有着丰富的建筑,分别有着各自的功能,能够对游戏中的方方面面产生作用。三国志14官方分享了游戏中的建筑基础介绍,有需要的小伙伴就来看看吧。《三国志14》建筑机制介绍:在地图上建设各种「建筑」,设置后,可以使得战场对自军有利。除攻击接近的敌部队、减少自部队的军粮消费等军事施设之外,也能设置限制敌部队行动的「障碍物」与通过附近就可以给予敌人大伤害的「陷阱」。此外,也能建造「石兵八阵」等部分武将才能建设的专属建筑。并且,善加组合所建造的建筑,可以重现诸如「夷陵之战」的大规模火计等三国志特有的戏剧化战斗。相关攻略:异民族机制介绍
三国历史中也是有着其他种族的存在的,在《三国志14》中同样有着异民族的存在。目前官方已经发出了对于异民族的介绍,感兴趣的小伙伴就来看看这篇异民族机制介绍吧。 《三国志14》异民族机制介绍: 当地区的治安恶化时,除了盗贼还会出现如「乌桓」「鲜卑」「羌」「山越」「南蛮」等在内的异民族。盗贼与异民族经过的土地会变成空白地,玩家将会丧失该土地的所有权,因而必须迅速做出对策。应对异民族除了可以出军讨伐,还可以运用武将的「个性」阻止特定异民族的出现。更可以运用针对异民族的「个性」让其成为同伴并出现在敌方领地。 相关攻略:兵站断绝机制介绍
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在战争中粮草补给是相当重要的,在《三国志14》的兵站断绝机制就与粮草有关。想要了解更多该机制的小伙伴可以看看三国志官方分享的《三国志14》兵站断绝机制介绍。《三国志14》兵站断绝机制介绍:出征中的部队若能与出征地之间有自势力支配的土地连结,就能维持拥有「兵站」(补给线)的状态,以万全的态势进行战斗。因此,部队与出征地间的土地若被夺走,与出征地的连结完全被截断,该部队就会受到士气低下与状态异常等影响从而被弱体化。与敌人部队的交战当中,可边以一支部队阻止敌人,边以具机动力的部队绕至敌人后方阻断补给线等,以多角度享受围绕兵站的攻防乐趣。相关攻略:战线扩大机制介绍
《三国志14》中的战斗是相当需要策略性的,如何让战线扩大是相当重要的一环。三国志的官方为大家带来了战线扩大的讲解,具体要如何操作就来看看这篇《三国志14》战线扩大机制介绍吧。《三国志14》战线扩大机制介绍:各势力支配的土地将由各自不同颜色作为区分,能以视觉直观地确认战线分布。基本的战斗方式将为进攻敌军支配地区,夺取土地并扩大己方战线。此外,部队一次可占领的土地范围,将依部队阵形与兵力的变化而变化。一定地区的土地集合被称之为地区,势力以地域单位管理着土地。占领管理地区的「府」即可获得该地区的支配权,从而获得该地区给予的收入来支援出征中的部队。要进攻哪块土地、要压制哪个地区进军……根据自身描绘的战线方略,战局将发生大幅改变。相关攻略:战法机制介绍
战法是《三国志14》中的一种机制,玩家可能还不是很清楚该机制的具体内容。三国志14官方发布了战法在游戏中的具体运行方式。想要了解一下的小伙伴就来看看这篇《三国志14》战法机制介绍。 《三国志14》战法机制介绍: 出阵的武将,发动武将本身拥有的「战法」,可以大幅削弱敌部队兵力,使其进入混乱状态、无法行动等,让战斗变得有利。此外,一部分武将拥有更为强力效果的「固有战法」,发动后,能大幅颠覆战局结果。「战法」在与义兄弟等感情交好的己方部队附近,就能成为「联手战法」,发挥更加强力的效果,引导自军赢得胜利。相关攻略:阵形机制介绍
作为一款策略类的游戏,在《三国志14》中的战斗阵型是相当重要的一环,阵型的种类有很多,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与适用场景。三国志14官方为大家带来了游戏中阵型的机制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。 《三国志14》阵形机制介绍: 编成部队时可选择「阵形」。「阵形」有强化机动的「锥形」、长于防御的「方圆」等共13种,依照各种局势选择适当的阵形,可以让战况走向变得更有利。一部分武将拥有的阵形可使用「井阑」、「冲车」、「投石」等攻城兵器,在攻击敌方据点时选择该阵形可以有效地攻下目标。此外,在大河作战时阵形一定会是「船」。「船」包括初始即可使用的「走舸」,性能更好的「蒙冲」,可以远距离攻击的「楼船」等,通过施政强化水军后可以使用的「船」也会增加。吴军拥有较多个性为「水战」与「操舵」的武将,在水上战更为有利。 相关攻略:施政机制介绍
在《三国志14》这款游戏中,有很多的独特机制,施政机制就是其中之一,光看字面意思可能有很多小伙伴不太清楚具体的运作方式,那么就来看看官方分享的这篇《三国志14》施政机制介绍吧。《三国志14》施政机制介绍:势力透过作为中枢存在的「施政」,可以组织麾下武将并获得各式各样的指令与效果。「施政」有「战斗」、「支援」、「谋略」、「内政」、「人事」5个部署,会根据君主“主义”的不同,出现以军事、内政或是人事为主等等情况,其组织图都有所差异。此外,“主义”有等级存在,随着等级成长「施政」的规模也会跟着扩大。「施政」的各个部署可以配置武将,各个武将持有的「政策」效果可以附加到势力上。武将的「政策」当中除了有提升特定的阵形效果、可以建设陷阱等效果之外,也有只有部分武将才会持有的强力「政策」存在,如可发挥战斗部门的全部「政策」效果
在三国演义中,许多故事情节都发生在各种都城关隘中,在《三国志14》中自然是有着都市/关隘的存在的。三国志14官方带来了都市/关隘机制的介绍,想了解的小伙伴就来看看吧。 《三国志14》都市/关隘机制介绍: 满足一定条件后都市可以扩张规模、提升耐久力、增加能储备的资金及军粮等等,可以说是益处多多。此外一部分都市也能在交战时发动战法进行反击。另外诸如「虎牢关」、「阳平关」等重要地点有「关隘」,可以驻守部队在此。「关隘」亦能发动战法,因此都市的扩张和关隘的活用在防御上都非常重要,左右着攻防据点的走向。 相关攻略:下属武将们的提案介绍
在《三国志14》中有很多相当有意思的系统,在游戏中的下属武将也会给出自己的提案,很多小伙伴对于该机制的运作方式还不太清楚,那么就来看看《三国志14》下属武将们的提案介绍吧。《三国志14》下属武将们的提案介绍:下属武将也会自行思考评估局势,将对君主(玩家)进行各种「提案」,其内容因武将个性不同而各异,从针对敌方部队的策略到举办宴会等,五花八门。「提案」于每回合执行,参考各位武将的意见,决定该实行哪个提案也是内政面重要的一环。相关攻略:地区委任官作用介绍
地区委任官是《三国志14》中的一个机制,有很多小伙伴还不清楚地区委任官的作用到底是什么,那么就可以来看看三国志14官方分享的《三国志14》地区委任官作用介绍。《三国志14》地区委任官属性介绍:于各地区的「府」任命地区委任官,就可以进行该地区的开发,并带来金钱收入等。根据地区委任官的能力与个性,其擅长开发的领域也会有所不同,因此考虑如何开发各个地区,战略性的人才管理就变得极为重要。此外「地区委任官」会在每回合自动占领被任命的地区。通过占领地区的扩大,可以达到达到扩展领地、切断敌军兵站等效果,实现与军事连动的「进攻型内政」。相关攻略:名品系统介绍
CopyRight©2003-2018 WWW.3DMGAME.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4006952号-1 京网文(2016)1650-20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